格式说明
- 下划线 包括的内容,是对应章节的内容梗概。
> blockquote
引用的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 没有下划线的内容,是根据引文的个人引申和感想。
一般来说是引文在前,感想在后。各段感想之间以分割线<hr />
区分。 - 无序列表的内容,是对应章节的时间线整理。很多章节的时间线互相重叠,这在第二卷和第三卷中会更加常见,所以我另外维护了一份总的时间线,笔记全部完成后发布。
内容梗概
毛以吴晗《海瑞罢官》映射庐山会议罢免彭德怀为罪名,试图掀起一场政治运动。张春桥以《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粉墨登场。
彭真为首的原中央文革小组提出《二月提纲》,试图控制住批判《海瑞罢官》的火力。
在毛的指令和主持下,对运动态度消极、试图给舆论降温的彭真以及三家村(吴晗、廖沫沙、邓拓)被舆论攻击和党内批判,原彭真领导的北京市委被空降的第一第二书记(原华北局第一书记和辽宁省委第一书记)接管。
《五·一六通知》解散了旧文革小组,成立了新的文革小组,隶属于中央政治局常委,文革开始。
摘抄随想
姚文元长达万言的文章突然一下子在很多报刊上登载,并附有近乎相同调子的编者按语,敏感的读者隐隐约约觉得,或许又是什么的先兆。
作者以排比句式指出,这种对政治风暴即将到来的判断,来自于以下经验:
- 20世纪60年代对“现实主义道路广阔论”、“中间人物论”、“时代精神汇合论”等的批判
- 哲学界对杨献珍“合二而一论”的批判
- 经济学界对孙冶方“利润挂帅论”的批判
- 史学界对罗尔纲、翦伯赞等人的批判
其中每一个,连同后文提到的反右运动、庐山会议、四清运动,都应该算作文化大革命的发端和准备工作。
五月一日,在庆祝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中,彭真没有公开露面,“文化大革命”的第一大标志便是彭真的沉沦。
由此可见“文昭”等等“克里姆林/中南海占星师”的工作也不无意义,虽然其大部分推论之逻辑依赖阴谋论,且许多结论确实在一段时间后被证伪。再次说明《“若P则Q”是几个命题》一文的必要性。
旧文革小组:
- 彭真,组长,北京市委书记
- 陆定一,副组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宣部和文化部长
- 康生,中央书记处书记
- 周扬,中宣部副部长
- 吴冷西,新华社及人民日报社社长
新文革小组:
- 陈伯达,组长
- 江青,第一副组长
- 康生,顾问
- 其他成员若干
时间线
中括号内的内容是条目在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中出现的位置。有两种格式:
【1.1.吴晗和《海瑞罢官》】
:表示“第一篇·第一章”之下的《吴晗和<海瑞罢官>》一节。【1.1-对《海瑞罢官》的批判】
:表示“第一篇·第一章”下开头的内容,“对《海瑞罢官》的批判”是第一篇第一章的标题;同理【1-需要更多的个人崇拜】
表示表示“第一篇”开头的内容,“需要更多的个人崇拜”是第一篇的标题。
- 1959年
- 由于急于求成而造成的经济上的失误使每个中国人无不感到痛心。毛泽东说应当提倡魏征精神和海瑞精神,海瑞敢讲真话。【1.1.吴晗和《海瑞罢官》】
- 中宣部长周扬到上海曾鼓励撰写有关海瑞的文章,编演有关海瑞的京剧。【1.1.吴晗和《海瑞罢官》】
- 6月16日,吴晗《海瑞骂皇帝》一文发表。【1.1.吴晗和《海瑞罢官》】
- 庐山会议通过了《关于彭德怀为首的反党集团的决议》,而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敢讲真话的精神,大有海瑞的风范。(阿掖山注:庐山会议中,彭德怀被打为反党集团首要分子,认定其“具有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性质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1.1.吴晗和《海瑞罢官》】
- 吴晗《论海瑞》成稿稍后,曾送给理论界的党内权威人士胡乔木审定。胡乔木在《论海瑞》一文的结尾加了一段骂“右倾机会主义”的话。【1.1.吴晗和《海瑞罢官》】
- 9月21日,《论海瑞》在《人民日报》发表时,仍然以骂“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结尾,并特别注明:“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根本不是什么海瑞”。【1.1.吴晗和《海瑞罢官》】
- 1961年
- 吴晗在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的再三催促下,写成了《海瑞罢官》的剧本,于1961年初由北京京剧团公开演出。【1.1.吴晗和《海瑞罢官》】
- 史学界和文艺界对吴晗“破门而出”写“历史剧”表示了极大的关注。【1.1.吴晗和《海瑞罢官》】
- 1962年
- 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了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作了《关于阶级、形式、矛盾和党内团结问题》的报告,向全党全民发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强调要抓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1.1.姚文元文章的发表】
- 江青找中宣部、文化部四位正副部长谈话说,“在舞台上,银幕上表现出来的东西,大量的是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东西。”但当她提出要批判《海瑞罢官》时,却遭到了拒绝。【1.1.姚文元文章的发表】
- 1963年
-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请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四清”运动**首先从农村开始。【1.2.北京大学的一张大字报】
- 1964年-1965年初
- 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召开后,江青在文艺界的名声渐渐大了起来。【1.1.姚文元文章的发表】
- 江青又让北京的文艺评论家李希凡写文章批判《海瑞罢官》,李希凡没有答应。【1.1.姚文元文章的发表】
- 毛泽东指示将用来批判资产阶级权威的39个《文学艺术资料》发到全党县一级单位,其中包括吴晗的《海瑞罢官》和北京市委文教书记兼副市长邓拓等人编写的《燕山夜话》。然而这一举动未推动起对《海瑞罢官》的批判。【1.1.姚文元文章的发表】
- 江青秘密到上海找上海市委候补书记,市宣传部长张春桥合作。江青在上海市长柯庆施的支持下,与张春桥拍板成交,决定由上海《解放》杂志编委姚文元执笔写作,还决定此事对党中央包括周恩来保密。【1.1.姚文元文章的发表】
- 1964年10月-1965年1月,埃德加·斯诺访华。毛泽东与埃德加·斯诺谈话时,承认中国确有“个人崇拜”,并认为当时需要有更多的个人崇拜,也就是更多的对毛泽东本人的崇拜。1970年,斯诺再次与毛泽东交谈时,毛泽东说,在我们一九六五年进行谈话的时候,许多权力——各省地方党委内,特别是北京市委内的宣传工作的权力——他都管不了。【1-需要更多的个人崇拜】
- 1965年1月25日
- 后来,斯诺通过当时中国的其他高级负责人证实,此日而非在此之前,毛泽东决定刘少奇必须下台。【1-需要更多的个人崇拜】
- 1965年8月底
- 江青和张春桥、姚文元为掩人耳目,假借修改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之名频繁往来于北京上海之间。上海京剧院是其密谋之主要地点。姚文元在上海九易其稿,张春桥将每一稿夹在《智取威虎山》的录音带内,用飞机送至北京,请有关认识提出修改意见。“保密了七八个月”,1965年8月底定稿,为第10稿。【1.1.姚文元文章的发表】
- 文章定稿前,毛泽东不止一次亲自审阅过,虽认为文章“没有击中要害”,但在当时情况下,似乎无法将文章水平再提高一步了。【1.1.姚文元文章的发表】
- 1965年9月
- 毛泽东在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必须批判资产阶级反动思想”的口号。【1.1.姚文元文章的发表】
- 会间,毛泽东当面诘问彭真:“吴晗可不可以批判?”彭真答道:“吴晗有些问题可以批判。”当时彭真不以为毛这句话有很大分量,事后也未体味出这句话背后可能隐藏着的含义。【1.1.姚文元文章的发表】
- 1965年11月10日
- 上海《文汇报》抛出了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1-对《海瑞罢官》的批判】
- 1965年11月10日后
- 接着,毛泽东要求各地报刊转载。【1.1.姚文元文章的发表】
- 彭真是北京市长,对事先不打招呼就发表姚文元批判北京副市长吴晗的文章表示不满。拒绝转载姚文元的文章。【1.1.“两军对垒”】
- 中宣部及新华社的一些主要负责人认为,姚文章最后一部分联系“单干风”“翻案风”很勉强。【1.1.“两军对垒”】
- 吴晗本人准备写文章同姚文元进行辩论。【1.1.“两军对垒”】
- 彭真:“《海瑞罢官》这出戏我早看过了,毒害不是那么大。”“对姚文元文章的错误的地方也要批判。”“上海周信芳也演过《海瑞上疏》,难道张春桥没有责任?”【1.1.“两军对垒”】
- 国务院副总理陶铸主观的中南地区也拒绝转载姚文元的文章。【1.1.“两军对垒”】
- 1965年11月24日
- 毛泽东下令:出小册子!【1.1.“两军对垒”】
- 上海新华书店急电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征求订数。【1.1.“两军对垒”】
- 北京市新华书店奉市委之命不表态,电话询问也不表示意见。29日被迫同意征订,但是拒绝发行。【1.1.“两军对垒”】
- 周恩来出面,北京市委开会讨论北京各报拒绝转载姚文元文章的问题。彭真不得不表示同意转载,但认为各报只能相继转载,“以免震动太大”,并强调这是执行“放”的方针。【1.1.“两军对垒”】
- 1965年11月29日
- 《北京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以及全国各地主要报刊几乎无一遗漏地相继全文转载了姚文元的这篇文章。【1.1-对《海瑞罢官》的批判】
- 《北京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了姚文元的文章。次日,《人民日报》在《学术研究》栏里也全文转载了。【1.1.“两军对垒”】
- 各报刊登时均加了编者按语。《北京日报》的按语是彭真亲授的,《人民日报》的按语是经周恩来亲自修订的。都强调了要根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真进行平等的以理服人的讨论。《解放军报》的按语说《海瑞罢官》是一株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1.1.“两军对垒”】
- 1965年11月29日后
- 各有关学术部门对这个问题组织了讨论,全国各有关报刊杂志被这类题材的争论文章所充斥。【1.1.“两军对垒”】
- 按照彭真的意见,《北京日报》《人民日报》有意刊登了:【1.1.“两军对垒”】
- 北京市委书记兼副市长邓拓用笔名向阳生发表的《从<海瑞罢官>谈到“道德继承论”》
- 中宣部副部长周扬主持写作,署名方求的文章《<海瑞罢官>代表一种什么社会思潮》
- 北京市委宣传部长李琪化名李东石的文章《评吴晗同志的历史观》
- 彭真利用北京市委宣传部办的《文艺战报》连出几期增刊,刊登学术权威反驳姚文元文章,以及北京京剧团证实吴晗是被剧团拉上马不得已写出剧本的材料。【1.1.“两军对垒”】
- 张春桥主张“要放手贯彻‘放’的方针,要让反面意见放一个够。”《文汇报》接二连三发表了一批反驳姚文元的文章。【1.1.“两军对垒”】
- 《红旗》杂志编委关锋和戚本禹凑了上去。关对姚文连声呼“好”,说:“要干起来,我们一定支持姚文元”。戚本禹:“若有人攻姚,我们就出来反攻。”“历史学界一定要来个大风暴,否则就触不动这些人。看来,学术界也是面临着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形势。”【1.1.“两军对垒”】
- 江青、张春桥密令关锋、戚本禹去沪,在高级宾馆里与姚文元磋谈。张春桥亲自面授机宜。二人回京后向康生报告。【1.1.“两军对垒”】
- 1965年12月8日
- 康生支持下,《红旗》第13期登载戚本禹的文章《为革命而研究历史》,借批判胡适而不点名批判翦伯赞、吴晗的历史观。【1.1.“两军对垒”】
- 1965年12月21日
- 毛泽东在杭州与陈伯达谈话:【1.1.“两军对垒”】
- 戚本禹的文章很好,我看了三遍,缺点是没有点名。
- 姚文元的文章也很好,点了名,对戏剧界、史学界、哲学界震动很大,但是没有打中要害。
- 要害的问题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一九五九年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
- 毛泽东在杭州与陈伯达谈话:【1.1.“两军对垒”】
- 1965年12月22日
- 毛泽东将上述意思向康生、彭真说了。【1.1.“两军对垒”】
- 彭真对把吴晗和彭德怀牵强附会地联系在一起表示义愤,并与毛泽东发生了顶撞。【1.1.“两军对垒”】
- 1965年12月23日
- 彭真要求单独会间毛泽东。没有其他人披露过二人谈话具体内容。【1.1.“两军对垒”】
- 彭真事后说过,毛泽东赞成他“放”的方针,吴晗要两个月后作政治结论。【1.1.“两军对垒”】
- 1966年1月23日
- 刘少奇、邓小平把《文化部党委关于当前文化工作中若干问题向中央的汇报材料》批转全国,作为指导文艺工作和文艺路线的方针。【1.1.从《二月提纲》到《五·一六通知》】
- 彭真作为1964年设立的文革小组组长,准备以五人小组名义起草一个汇报提纲,控制住批判《海瑞罢官》的火力。【1.1.从《二月提纲》到《五·一六通知》】
- 1966年2月3日
- 彭真召开五人小组扩大会议。【1.1.从《二月提纲》到《五·一六通知》】
- 与会大部分人赞同彭真,认为吴晗问题是学术问题,与彭德怀没有关系,不要提庐山会议。
- 康生“力排众议”,坚持说吴晗的问题是政治问题,要同庐山会议的政治背景相联系。
- 彭真召开五人小组扩大会议。【1.1.从《二月提纲》到《五·一六通知》】
- 1966年2月4日
- 根据彭真在五人小组扩大会议的讲话精神,拟成《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即《二月提纲》。【1.1.从《二月提纲》到《五·一六通知》】
- 1966年2月5日
- 刘少奇主持政治局常委会议,对《二月提纲》进行讨论。刘少奇和邓小平均表示同意。【1.1.从《二月提纲》到《五·一六通知》】
- 1966年2月7日
- 经彭真再次修改的《汇报提纲》以电报形式发给正在武汉的毛泽东。【1.1.从《二月提纲》到《五·一六通知》】
- 1966年2月8日
- 彭真、陆定一、康生等去武汉亲自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又一次指出吴晗同庐山会议、同彭德怀的右倾机会主义有关,还两次问彭真“吴晗是不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彭真没有直接对答。汇报气氛不融洽。【1.1.从《二月提纲》到《五·一六通知》】
- 1966年2月11日
- 彭真卫同中宣部副部长许立群及胡绳执笔,在武汉起早《中央批转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的批语》【1.1.从《二月提纲》到《五·一六通知》】
- 1966年2月12日
- 凌晨,彭真将草拟的批语电传至北京。【1.1.从《二月提纲》到《五·一六通知》】
- 政治局在京的常委传阅同意后,作为中央指示文件发到全党。【1.1.从《二月提纲》到《五·一六通知》】
- 此后,全国报刊集中大量文章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1.1.从《二月提纲》到《五·一六通知》】
- 有人想把与吴晗长期合作的撰写《三家村札记》的邓拓、廖沫沙等人一起批判,被彭真控制,报刊上基本没有触及。【1.1.从《二月提纲》到《五·一六通知》】
- 1966年3月17日-1966年3月20日
- 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毛泽东专门就学术批判问题作了讲话。文、史、哲、法、经,要搞“文化大革命”。【1.1.从《二月提纲》到《五·一六通知》】
- 1966年3月28日-1966年3月30日
- 毛泽东多次与康生、江青、张春桥等谈话:【1.1.“文化大革命”的发端】
- “五人小组汇报提纲”混淆阶级界限,不分是非,是错误的。
- 支持左派,建立队伍,进行文化大革命。
- 如果北京市委和中宣部“再包庇坏人,中宣部要解散,北京市委要解散,‘五人小组’要解散。”
- 毛泽东多次与康生、江青、张春桥等谈话:【1.1.“文化大革命”的发端】
- 1966年4月2日
- 戚本禹《<海瑞骂皇帝>和<海瑞罢官>的反动实质》再《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同时刊出。【1.1.“文化大革命”的发端】
- 1966年4月9日-1966年4月12日
- 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1.1.“文化大革命”的发端】
- 康生传达毛泽东三月底的几次谈话内容,罗列批判了彭真的一系列错误。
- 《红旗》总编陈伯达揭发批判彭真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再政治路线方面犯下的一系列罪行。
- 会议决定起草一个“通知”,彻底批判五人小组汇报提纲的错误,撤销该提纲,成立文化革命文件起草小组,报毛和政治局常委批准。
- 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1.1.“文化大革命”的发端】
- 1966年4月16日-1966年4月20日
- 毛泽东亲自主持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1.1.“文化大革命”的发端】
- 对彭真的“反党罪行”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 决定撤销《文化革命五人小组汇报提纲》。
- 撤销原“文化革命五人小组”,重新建立文化革命小组。
- 毛泽东亲自主持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1.1.“文化大革命”的发端】
- 1966年4月24日
- 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草案。【1.1.“文化大革命”的发端】
- 此后毛泽东再次严厉批评彭真。【1.1.“文化大革命”的发端】
- 1966年5月1日
- 在庆祝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中,彭真没有公开露面。【1.1.“文化大革命”的发端】
- 1966年5月4日-1966年5月26日
-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准备摊出彭真、陆定一、罗瑞卿、杨尚昆“反革命集团”的问题。毛泽东在外地,刘少奇主持会议,康生向毛泽东请示汇报。【1.1.“文化大革命”的发端】
- 5月8日,江青主持写作,署名高炬的《向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开火》在《解放军报》发表。【1.1.“文化大革命”的发端】
- 5月8日,关锋化名何明的《擦亮眼睛,辨别真伪》在《光明日报》发表。【1.1.“文化大革命”的发端】
- 毛泽东明确表示:“何明的文章我看过,我是喜欢的。”【1.1.“文化大革命”的发端】
- 5月10日,上海《解放日报》和《文汇报》同时发表姚文元《评“三家村”——<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反动本质》【1.1.“文化大革命”的发端】
- 5月11日,全国各报刊转载姚文。《红旗》1966年第7期发表戚本禹《评<前线><北京日报>的资产阶级立场》。【1.1.“文化大革命”的发端】
- 山东省工农兵群众愤怒声讨“三家村”。【1.1.“文化大革命”的发端】
- 陕西省委召开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座谈会,愤怒声讨邓拓“黑帮”。【1.1.“文化大革命”的发端】
- 青藏高原战士痛斥邓拓反党大阴谋。【1.1.“文化大革命”的发端】
- 5月11日,中共华北局派宣传部长黄志刚为首的工作组进驻北京市委;不几日派华北局第一书记李雪峰担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调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担任第二书记,彭真领导的北京市委解体。【1.1.“文化大革命”的发端】
- 1966年5月16日
-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内容:撤销彭真具体领导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重新设立以陈伯达为组长,江青为第一副组长,康生为顾问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隶属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之下,直接、具体领导“文化大革命”。【1.1.“文化大革命”的发端】
回到本系列的目录:.pdf | 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笔记
本文收录于以下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