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假啥也没干,本以为是个不短的假期,结果睡了个昏天黑地。开学之后大家都在谈论去了哪些地方,自己哪也没去,不免心中不爽。于是在之后的周六早上,放着一堆作业不做,开车去了城西的心碎湖。之所以知道这个地方,是因为之前卖给我车的老哥有时会在朋友圈里贴在湖边遛狗的照片。这个湖位于市郊的一个卫星城附近,平时散步锻炼的人不少;湖边虽有小山,但是林木茂密,适合俯瞰的位置几乎没有,总之不太适合拍照。不过心里憋着一股气,还是毅然发动了车子。

但是一上高速我就后悔了,天空开始下雨。不过还是硬着头皮开到了湖边。凡故事必有转折,转折就是湖边起了雾。能见度低下来,湖对面不便入镜的树木和建筑都隐没不见,本不宽阔的小湖反而有了一点气势。湖西面的国道外是一个林木育苗场,一排比较年轻的杨树已经长得很高,在雾中时隐时现,像是热气腾腾的清汤中的娃娃菜。那场雨下得也是不早不晚,正是湖边不同物种的树木颜色丰富的时节。可惜当时人比较菜,一心只会埋怨设备,总觉得杨树需要长焦镜头过滤杂物,湖边的各色树木更适合无人机俯拍,自己啥都没有,索性就不拍了。又可惜这里的秋天短,很快树叶落尽,初雪骤至,再没遇到同样的天气。

今年虽然人还是一样的穷而且菜,但好歹学会了跟自己的设备妥协。一入秋,我就一直等着下雨的“好天气”。终于在两周前的周六,让我给等到了。不过可惜的是,湖边没再起雾,所以天气反而成了一个挑战,一直没有找到好的方法表现降雨,而天空的缺乏细节也给构图造成了困难。

奇妙的是,仗着自己路熟没用导航,错过了平时的高速出口,结果反而在湖边找到了一条此前没有发现的小路,由于此路不通,可以长时间停车。这真的很值得庆幸,因为俺们村的道路建设者,审美真的成问题,很多风光优美的路段完全没办法停车,纵有惊艳景色,也只能遗憾而去。

刚下车,由于天气潮湿,全程挂着 35 mm 定焦头没有切换。因为是手持拍摄,又不喜欢全手动,所以采用快门优先模式,保证安全快门。把白平衡设为固定的阴天模式,方便后期统一调整。先拍一张试试水。

走到土垄上面,才发现背后是条小河:

土垄实际上起到了堤坝的作用,保护着背面的农田:

右下角的暗红色区域是一种藤状植物的躯干,显得有些杂乱,所以在后期的时候裁剪掉了,画面干净了很多:

此时刚刚收获,还有农用机械停留在田边:

小路的尽头是一条废弃的铁路,无人值守。鉴于不用大光圈怼几张会被人说成不会拍照,那就来吧:

后期检查照片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确不会拍照,比如下面这张,对焦到铁轨后的野草上显然更好……

铁路背后,折枝法构图,算是少数试图表现天气的照片了:

铁路背后是一个水漫桥,桥下游的石堆拦住了一片落叶。这张照片并不令人满意,但是拍到了下落的雨丝,算是切题:

地面上的黄叶:

离开此处后,前往已经熟悉的湖边停车场。由于没有雾,湖边的缺点之前已经说过了,所以没有拍到满意的照片。随后来到湖边的小山上,把相机举高,在浓密的树木间俯拍小湖:

山坡的另一面是一片草场,对焦的时候只注意到了雨滴,没注意到小红果的失焦:

前面几张风光糖水的光圈值都设为3,因为实在信不过最大光圈的画质。镜头也没有辜负这份不信任,后面在湖边小山上,很多照片出现了大片明显的紫边,只能弃用。

文章的结尾似乎应该文艺一下,让我想到了这张照片。魏晋时的政局令人窒息,名士阮籍既不愿与司马氏合作,稍微表达异见就有被剪除的危险,于是常驾车出游,行至道路的尽头,长号而哭。今日之人不必再学阮籍,甚至不必再学王勃嘲笑阮籍,应该感谢科学技术。不仅是因为科技提供了相机这样的玩具,更有赖于科技开辟出的无数条新的赛道,使得人不必拥挤于权力场上,人生价值不必通过你死我活的斗争来实现。

不过,我也长号而哭了一把,不过是在回家之后——我相机包落在山顶的凉亭上了……

本文收录于以下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