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过年的时候,都会在博客写一篇年终总结。今年没写,主要是当时觉得自己春季学期结束就要毕业了,需要努力工作,至少要摆出一副努力工作的样子。

之前的文章里大概也提到了,论文投稿之前各种小修小补、准备参加三月会、投简历、面试且自以为成功找到了工作,毕业已经是再努力也没办法在春季学期结束之前完成的事情,于是博客恢复了更新。

跟老板说了一下,毕业推后到了暑假,上周 上上周完成。45 分钟的演讲,理论上无限实际上 20 来分钟的问答,难度最高的环节是演讲之前打领带,温莎结。

越到这种时候越觉得,如果把人生比作道路,更准确的喻体应该是高速公路,显然不是因为速度高,而在于其中一个一个的进出口,真正留给人选择的机会有限,剩下的时间和路程里,能改变行程的基本都是事故。所谓答辩,不过是出口收费站过 ETC,其重要性还不如和老板半闲聊时,假装不经意地说自己想毕业。


数据

毕竟是博客咨文,说回博客和各个内容平台的事。

博客的流量比较稳定,每天都能有一点,一月无事也能有 300-400 访问,有更新的时候能到 600-700,碰巧击中流量密码的话能上千。最近新加了 Google Ads,迄今累计收益 50 美分,成了名副其实的洋五毛。(~_~;)

微信公众号一如既往地店大欺客,一篇文章的展示周期在三天以内,不加星标的话几乎看不到推送,打开率基本是关注人数的 1/10。两次例外,可能是击中了流量密码,分别是 《python decorator 装饰器笔记》和《PINN 基于物理的神经网络笔记》,完全不知道为什么,后一篇文章甚至因为格式问题,根本没放读书笔记的主体部分,就因为提了一句《三体》?总之关注人数比上次年终总结多了两倍,接近 200 人了…… (−_−#)

Matters 吧,不提了,简体中文作者还剩几个?基本上成了微信被删文的备份站。(╯°□°)╯︵ ┻━┻

作为对比,我的前女友·隔壁课题组的学妹·托洛茨基主义者·未明子粉丝,在 B 站发了一个未明子式的视频(一个白板写写画画,旁边一张帅脸,讲授哲学,时长半小时甚至一小时以上),内容是从哲学角度批判高等教育的布尔乔亚劣根性,一把子攒了几千粉丝,几十万观看量。我只看了文字稿和评论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jpg

两相比较,一言以蔽之,曰:彻底失败。


反省

既然已经做了流量生意,说自己从来就不在乎做没做好是在是有点虚伪了。

和前女友的交往,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多“常识”,要么不是那么寻“常”,要么只是观点而不是知“识”。世界的全貌,观众的参差,是从小走学习考试独木桥的我,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才能意识到的现实。

另一方面,自己作为一个内容消费者,看自己喜欢和订阅的自媒体的时候,也试图摸索出来一些成功密码。一言以蔽之曰:同义反复,频率恰当(前提是以视频为媒介,微博既出,阅读已死)

看自媒体生产的内容这件事,毕竟是一个娱乐行为,只能从各种正事之外挤出来。正事不论多少,每天每周基本是固定的,自媒体要想干得长久,就必须把自己嵌入观众的生活习惯中,尽可能降低观众点进你作品的注意力成本。

频率要求必然导致同义反复,批量生产已被证明是算法青睐的模式。在前期已经做出规模的自媒体大号已经拉起团队,进行专业化分工的当下,个人还想作出点东西,这些模式大概率是自己之前的专业技能,比如做饭之于王刚师傅,下象棋之于徐银川特大,玩红警之于月亮3。暂时能想到的例外,就是时评键政,在此不表。


嘴硬

作为一个物理博士·生物狗·小镇做题家·眼红美本富二代的苦逼研究生,我写博客的本意是践行费曼学习法,我的本职工作是学习,不是练习。

练习可以同义反复,甚至以耐得住枯燥为法门;学习不行,学习需要耐得住枯燥,但不能以枯燥为荣。

在公理化体系被发明之后,学习需要尽快摆脱同义反复的阶段,从排比句式的知识中识别逻辑关系,添加进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用『逻辑推演』替代『倒背如流』,整个过程就叫领悟,如果这个相变过程比较快速,就叫顿悟。

很多学习类网红搞不清这个道理,也做不到,所以学习笔记一篇一篇地晒,一考试就是大专。

熟练之后,领悟也许可以重复,但无法保证频率的稳定,因为你不能保证所学的每件东西难度都相同。既然不能同义反复,这注定是个于流量无缘的分类,我们也看到,有些学人涉足流量之后,确实变了。


求职

说到本职工作,之前谈好的博士后岗位无了。

交上两封推荐信之后,那老哥来和我视频联系。他所在大学的研究生罢工活动前不久取得了胜利,博士和博士后的工资待遇提高了不少。老哥的入职 offer 是在工运之前谈妥的,所以启动资金不足以支付新的博士后工资。老哥推荐了一个基金会的资助机会,让我去申请一下。

毕业前 Paul 办了个在家聚会,同学听了我的事之后骂声一片,说这一看就说明之前只打算给最低工资。此事我办得也不太体面,只在申请截止日期之前,用 ChatGPT 随手糊了一套申请材料。差老哥自己的推荐信,他看了一眼说算了。然后说还是瞄准其他资助机会,我也没说啥,基本默认结束了。

老板写推荐信那周的全系茶歇,为了在同仁面前装叉,跟我说他认识那老哥的博导,我不如直接去找她,毕竟博后的门派声望重要得很——我心说,难道门派对博士就不重要了吗。

发邮件过去完全没有回复,老板又给我列了个接近20人的名单。用 ChatGPT 写邮件挨个轰炸了一遍。收到两份回信。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我们老板做博士时的隔壁。收到两封推荐信之后,约在答辩的第二天面试。面试的结果我拿不准,可能老大爷比较有经验吧,各方面都没有说死,比之前的老哥显得“渣男”一些。这样也好,博后本来就不是个稳定关系,像之前的老哥,话说得太好听反而更加让人失望。

有两条困难,一是经费获批的时间不确定,二是明年他会 sabbatical,不见得有很多时间指导我。最后说 8 月底会有一场相对公开的组会,让我在那之前联系他拿 zoom 链接,了解一下组里的工作方向。

即便顺利的话,入职时间也是明年,在此之前我会在现在的课题组里继续之前没完成的一些项目。


攀比

说到工作,之前的同学基本上今年或去年也都毕业了。

本科同学里,风神在某公司深圳分部做量子计算,跟我说的年薪是 50 多万,因为入职的时机不好;木木在同一家公司的上海分部,做光刻胶材料,据风神说年薪 100。有望留在学界者,聊哥在锦屏山实验,毕业之后好像要 gap 一年;班长欧陆硕士英国两校读博,没听说毕业的消息,看 arxiv 好像在做凝聚态;潇洒哥继续在国内做天文。其他人都没有消息。

博士同学里,同实验室的学姐在一家生物公司做临时工,年薪 6 万有望转正;小马去了一家量化交易商实习;低我一级的阿卷年底毕业,先去大摩实习。我们年级的天文美国三人组应该都会留在本专业,国际学生则不一定。凝聚态热门组的两人都在本组或合作组继续做博士后。方做粒子物理,回国做博士后。美国博后的普遍工资也就是 5 万上下。比较在意者,和我关系不好的一个女生去某芯片硬件公司做软件工程师,年薪 16 万,上网查了一下,这个工资是“资深软件工程师”,博士刚毕业就能资深吗?狠狠地嫉妒了。

本来觉得毕业去搞钱挺划不来的,毕竟内卷一辈子,可能只是将将摸到别人的起跑线。而且学界身份比之企业界还是更唬人一点,作为一个自由派、民族主义者和中国人,看到前女友那种宗教狂热,又总觉得有些事需要有人做,而我依然有希望够身份去做。“够身份”是一种非形式逻辑谬误,但就像清教徒“上帝的选民”的信念一样,逻辑上不必然成立的东西,实践中却可能有效。

但是看到自己的本职工作投出去连同行评议环节都到不了,直接被编辑就给毙了;业余玩票的天文反而水了两篇文章了,又觉得这评价体系,这逼科研,谁爱做谁做吧。

现在的想法是,暂且做完下面一期的博士后,看看这个学界对我到底如何定价,稍不顺意,就去搞钱。趁休假改掉之前超时工作的毛病,业余时间继续搞点 IT 副业。以我的执行力,希望明年博客总结的时候能做出一些东西。

本文收录于以下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