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新开一个系列,不提名字,用第三人称,陈述一下一些学界从业者的科研履历。

打算新开一个系列,了解一些学界从业者的科研履历,然后用不提名字的方式以第三人称陈述一下。

之所以不提名字,是因为即便是纯叙述和描写,也无法在笔端完全抹除个人的价值观和情感,也就难免一言褒贬。既然不能用“本文纯属虚构”来搪塞,那就只能不提名字,一旦被人对质就说“这写的不是你”来脱身了。

这个托辞派上用场的可能性不为零,因为我利令智昏,违背了网络安全中身份隔离的原则,在博后面试的时候以自己的现实身份向同行透露过自己这个博客。

最近仍然在找博后的工作。虽然家人对我全心支持,视频电话的时候(自从某次碎碎念导致我破防大闹之后)从来没(再)催过我,但是毕竟快 30 了还郁郁久居人下,确实该担心“髀肉复生”了。

更让我害怕的是,我对于如何在学界立足确实毫无概念。那咋办呢,眼下能想到的办法,自然是 回国回本校找个学阀抱大腿 当个学人精,“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所以打算就像《我推的孩子》里的黑川あかね一样,选定某个需要在舞台上代入的角色,搜集其公开的人设、履历、论文、会议发言等等,分析其职业发展路径。

灵感来自《我推的孩子》里的黑川あかね。
灵感来自《我推的孩子》里的黑川あかね。

为了对自己更有参考意义,主要选择我自己的专业方向的,业已晋升终身教职之人;当面交流过者优先,最近刚刚晋升者更佳。

文章中的部分内容可能由 AI 生成。需要生成的内容主要是其研究内容在当时的科研意义之简单科普,以及完成论文所示工作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估值。 可能会有,但好像没必要声明,因为即便 AI 生成我也应该独立验证对错,验证不了就不应该放进正文里。

读者可以试着根据这些介绍猜测这些人究竟是谁,我会把正确答案用如下所示的函数在 node.js 运行时计算后取前 4 位放在标题中。读者可以自行验证,也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答案。(我不会确认答案对错)

// node.js
async function hashString(answer,length=null) {
  const encoder = new TextEncoder();
  const data = encoder.encode(answer);
  const hashBuffer = await crypto.subtle.digest('SHA-256', data);
  const hashArray = Array.from(new Uint8Array(hashBuffer));
  const hashHex = hashArray.map(byte => byte.toString(16).padStart(2, '0')).join('');
  return length ? hashHex.slice(0,length) : hashHex;
}
console.log(await hashString("Erwin Schrödinger",length=4))
// output> 200f

本文收录于以下合集: